顯示具有 05.運作目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05.運作目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5月20日 星期一

112-2 國中數學領域召集人會議暨增能研習活動(3/3)

辦理時間】113520
【研習講師】彰化師範大學 施皓耀退休副教授
【研習地點】google meeting 線上研習 
【研習議題】113會考數學題解析
【參加人員】本市各校數學領域召集教師+本團輔導團成員
【研習流程】 
  13:10~13:30 主席致詞/與活動說明
  13:30~14:30 數學會考命題解析(一)
  14:30~16:30 數學會考命題解析(二)
  16:30~ 回饋表與線上簽退
【研習內容】
       一開始由本小組領召鄭校長清埄開場,鄭校長表示今年會考圖表題仍佔很大的份量,今天特邀請長期陪伴本市數學老師專業成長的CA教授,針對昨天剛考完的113國中教育會考的數學考題進行解析。
       接著專任輔導員許校紋教師進行業務報告,校紋教師表示這幾學年以來,每學年均都安排三場數學領域召集人的專業成長研習。109-110學年我們著重於素養試題的命題與編纂,在CA教授帶領下,我們不僅為素養命題訂定規準,更感謝各校領域召集教師熱心參與,提供許多素養命題,因此本市的素養命題示例題本誕生,可謂開各市之先例111學年起數位學習風起,因此數學領域召集人的專業成長研習調整為培養領域教師數位教學應用的能力,當然數學本科專業依舊與時並進。113學年度輔導團即將進行改組,接下來或有人事異動,計畫或許改變,但我們精進教學的目標不變,領域召集人研習將改為專業成長社群,我們依舊繼續協力同行。邀請本市國中數學教師們踴躍加入本市line群組「臺中數學一家人」及時常關注數學領域輔導小組的部落格文章,以接收最新相關研習資訊。
        本日重頭戲上場,CA雖於今年2月退休,但他對數學教育的熱忱不減,持續帶領大家獲得最新數學教學資訊。CA表示今天除了對今年數學會考題目進行解析,評價試題的好壞與否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導數學教師如何針對題目進行解題教學。
        這次會考的數學考題總括來說,題目大多不錯,考題主軸都在數學知識上,且包含生活情境的應用,該考的重點幾乎都有考到,但難免有遺珠之憾(函數只考了一題)。
        CA認為判斷一個考題是否有素養有4個要項:題目內容正確嗎?有提問的需求嗎?情境設計合理嗎?數學概念有考到嗎?
        接著從試題思考如何進行教學,從辨識題目的數學概念核心,再到尋找適切的解題方法進而思考如何進行教學。
        CA自第1題至第20題逐題進行解析,當中點出部分題目略有的小瑕疵,過程中CA不斷強調對考題進行「轉譯」與「標記」來使題目簡化進而推論出解答。       
        第5題CA強調讓學生自行轉議題目尋找規律,並帶領學生進而比較規律間的差異; 第8題科學記號使用位值表是穩妥的教學方式;第9題請老師思考使用長條圖或折線圖表現較為適當?CA認為第17題是很棒的一到題目,輕巧的題目卻能考出三角形的大角對大邊的性質。第18、23題圖形的比例不合,會誤導學生思考。第19題選項和於思考邏輯,設計細膩。
        非選第1題是很符合生活情境的一道題,但是提問方式可以再改進,方形餐盒若改成圓形呈現或許更合適。非選2看似困難,但若能將圖形化在答案卷上進行適當且有效的標記,很快就能解出答案。
         CA最後對本次會考題下結論:CA肯定心測中心對題目設計的努力,改掉過去過於冗長的題目敘述,讓題目更精簡學生更容易判讀;另外題目著重考數學基本能力,而不用太過複雜的計算,綜上,這兩項改革將有助於數學成績減C。
       但是有兩項建議:非選1的題目設計很好,但是提問需再加強,另外幾何題的圖形長度比例嚴重失真,會影響考生判斷,若是因為不想學生用測量方式推導出答案,應該要加註警語,題型學生圖形僅為示意圖,不是正確的比例。





2024年4月23日 星期二

【國中數學】112學年度輔導團到校服務-大墩國中

辦理時間】113年4月22
【研習地點】大墩國中會議室
【研習議題】創新教法、有效教學策略分享
【研習講師】本團兼任輔導員 莊佶達教師
【研習流程】
    13:30-15:00 走在前端的數學教學
【參加人員】本市大墩國中數學領域教師+本輔導團成員
【研習內容】 
        本日輔導團到校服務兵分兩路,分別到大華國中及大墩國中,皆由副領召潭子國中蔡玉玲校長率隊,所以校長得風塵僕僕連趕兩地給參與研習的教師勉勵。
        本場次由教學經驗豐富,且具有多種講師證照的莊佶達教師主講,在國中大家長校長秀青的帶領下中的數學領域教師們踴躍參與。

       
 佶達老師首先就108課綱的素養導向課程的由來說明原由,從2012年台灣參與PISA測驗開素養導向之先,2014年宣布新課綱跟上素養潮流,2019年素養導向新課綱上路,但是突如其來2020年的新冠疫情造成大多時間的線上課程,導致素養教學的推進遲緩,但2022年PISA成績顯示台灣學生的表現於疫情期間逆勢成長!在世界各國平均都退步的情況下,台灣學生PISA 表現大躍進。雖然台灣學生交出漂亮的數學能力成績,卻存在著高度的「數學焦慮」。根據數感實驗室賴以威教授分析指出,台灣之所以高表現、高焦慮同時出現,背後因素可能有三:
        1.台灣學生投入大量的練習時間,換取成績
        2.普遍認為數學成績=數學能力
        3.考試時間短但題目多,考試頻率又高   
    
        2019年素養導向新課綱開始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在一個情境當中,學生能活用所學的知識、技能與態度並實踐於行動中。這種取向,有別於以教師教學為主的「傳統導向」以及以學科知識學習為主的「內容導向」。

        接著佶達老師帶領在場的數學老師們就111年示例、 111~112 年會考題本進行題目分析,就各學習內容主題找出符合素養的歷屆考題的數量。再分析出素養考題常見的類別,進而聚焦未來會考應考準備方向。

        接著佶達老師分享命一份仿會考考卷,該掌握的原則,是對生活有感而命出的題目,或是為了命題而硬扣上生活情境,這兩種命題形式所產出的題目會大有不同。千萬不要落入為素養而偽素養的情境。提供老師幾個可以參考命題的來源:書商提供的資源、許志農教授的「非想非非想數學網」、賴以威教授的「數感實驗室」、因材網、國家教育研究院「素養導向教學與評量」...等, 佶達老師也提供兩個學生可以實作的素養試題網站。
    
        最後佶達老師分享使用科技融入教學的歷程,也分享他在使用科技融入教學後所感受到的優點及便利性,最後介紹幾款經常使用的好用教學工具。  

      




2023年12月19日 星期二

【國中數學】112學年度專業支持夥伴協作計畫(2/3)

辦理時間】112年12月18
【研習地點中平國中活動中心
【研習議題】會考數學百日維新 定B搶A
【研習講師】本團兼任輔導員 莊佶達教師
【研習流程】
    14:10-14:55 會考數學百日維新 定B搶A(莊佶達教師) 
    14:55-15:55 團內自我檢討共備
【參加人員】本市中平國中數學領域教師+本輔導團成員
【研習內容】  
        專業支持夥伴協作第二場次由本團團員莊佶達教師對所有國三學生傳授如何將在距離會考近百日內將數學科成績向前推進。
         首先佶達老師先帶領學生認識這場考試的終點,先訂定自己的目標,過程中努力但不要有太大壓力,最後不管結果如何都要欣然接受。
         接下來教學生如何制定百日維新策略,如何在會考中搶高分,並能一直將自己的身心保持最佳狀態。平日練習如同作戰,每次練習都要審慎審題並且劃記,分辨出考題的難易度佶其中所涵括的基本概念為何?最後要批改後詳實訂正,如此才能精益求精。
        佶達老師為了集中學生聽講的注意力,過程中經常與學生有所互動,並準備學習單要學生隨手紀錄,結束後學習單書寫完整的同學還能換小獎品,佶達老師真是用心良苦。
         結束對學生的分享之後,團員們留下來開檢討會,針對本次分享內容及實際狀況的掌握程度進行討論,期待每次的分享不論是對教師或學生,都能帶給他們最大的助益。







2023年12月4日 星期一

【國中數學】推動數位教育參訪研習活動(Day3)

辦理時間】112年12月1
【研習地點】高雄市國教輔導團 
【研習議題】推動數位教育參訪研習(Day3)
【研習講師】趙美惠教師、顏敏姿教師
【參加人員】輔導團成員
【研習內容】
         首先高雄團領召校長歡迎我們的蒞臨且簡單介紹成員後,接著談輔導團的發展歷史至今漸趨完備,現在輔導團有統一辦公的場所,彼此溝通協調容易,且研習場地不愁,擁有教育局行政支持,輔導團員強而有力的教學支持,致力於輔導提升學力,並進行學力評量3次,加強學習扶助教學。
     接著由專任輔導員趙美惠老師分享他如何運用LoiLoNote於課堂教學中,並讓我們也當學生體驗上課。
        接著由另一位專任輔導員顏敏姿老師介紹於課堂中運用Line@進行解謎活動及介紹日曆魔方。
        完成兩位教師精彩又精實的分享後,兩市互換紀念品,約定下次臺中見。













【國中數學】推動數位教育參訪研習活動(Day2)

辦理時間】112年11月30
【研習地點】臺南市國教輔導團 in 新化國中
【研習議題】推動數位教育參訪研習(Day2)
【研習講師】林柏寬教師、蘇恭弘專任研究教師
【參加人員】輔導團成員
【研習內容】   
      本日來到臺南市輔導團參訪,兩市輔導團團務運作交流。首先由臺南市輔導團數學領域總召也是新化國中詹校長森雄歡迎我們的蒞臨。

        首先由臺南市輔導員也是央團團員林柏寬教師為大家介紹前陣子他去芬蘭參訪,觀察到芬蘭校園數位化教學與教育大小事。柏寬師除了數學教學能力強之外,也是位妙筆生花的才子,前一晚靈感一來,還幫這場交流作了一首詩!

        台中的天空,是數學的藍 ;台南的海洋,是數學的綠
        台中的建築,是數學的方 ;台南的古蹟,是數學的圓
        台中的人群,是數學的線 ;台南的風情,是數學的面 
        台中的文化,是數學的變 ;台南的美食,是數學的甜
        台中與台南,是數學的兩端點 相隔不遠,相通不斷 
        台中與台南,是數學的兩重心 相互學習,相互欣賞
        台中與台南,共同創造,共同進步,共享樂趣,共譜和諧美麗的樂曲
      
        柏寬師分享芬蘭的園數位化教學簡單的chrombook及google classroom,不似臺灣教師使用各種華麗的教學軟體方式。芬蘭老 師教學前都會給予學生指引明確的規則:縫紉機、工藝課、融合教育(體育課)...等皆是,現象為本再回到純粹。上課老師僅利用15分鐘講解,接著就讓學生練習討論,沒有回家作業,藉由任務、自評互評、發表報告作為課程總結。

        接著由臺南市創思與教學研發中心專任研究教師蘇恭弘教師分享他自身教學改變的歷程。他起初接觸TPACK的教與學模式,是不得不參加的勉強,心中存有問號,開始使用科技協助學生進行討論及分享後,教學變得更便利。蘇老師再分享善用AI科技是一種新趨勢,如何成為善用AI科技的人而不是被取代。蘇老師本學期教學嘗試使用因才往作縱貫診斷測驗,配合Curipod、Quizizz、Loilonote軟體進行教學及課後練習,紙本講義則使用劉繼文老師編制的,配合均一教學平台即時檢測,學生發表討論則採用Google簡報外掛的Pear Deck程式賦予簡報有互動功能。
        臺南市壓軸則由詹校長介紹數位潮流下的變與不變,以及臺南市本學年實施的亮燈計畫,輔導員到各校服務是如何讓輔導團忙得人仰馬翻。
        本市則由專任輔導員許校紋教師簡介團務工作,在科技融入教學的核心下,我們實施了團員增能工作坊、領域召集人會議、到校輔導及專業支持夥伴協作等計畫,並且還利用3年時間,在施皓耀教授指導下完成素養命題與解析參考手冊。
        最後在互贈紀念品之後大家開心留影,互相約定下次臺南市到本市參訪在進行交流。



【國中數學】推動數位教育參訪研習活動(Day1)

辦理時間】112年11月29
【研習地點晶盛科技公司台中辦公室
【研習議題】推動數位教育參訪研習(Day1)
【研習講師】晶盛科技 曾佳偉副理
【參加人員】輔導團成員
【研習內容】
 
        本日到晶盛科技公司由曾佳偉副理熱情接待,曾佳偉教師曾擔任過國、高中數學教師,也曾擔任過均一教育平台課程與教學發展專案經理,現任職於晶盛科技擔任專案教學副理。
       曾副理上午帶領團員們體驗了高端科技設備的錄播教室,並讓團員們陸續上場體驗教學直播,領召鄭清埄校長首先上場,他即興發揮第二專長--本土語教學,接著蔡玉玲校長、許校紋教師、莊佶達教師陸續上場,大家實力堅強,信手拈來即興發揮,超級精彩。

       曾副理下午介紹如何於Google Classroom 中插入影片、習題及練習題方便線上教學的操作,接著分享在課堂上運用Quizizz多元教學,最後介紹即將上架的免費教育應用程式 e筆。
       經過多方熱烈討論之後,大家都對後續數位課程的發展與應用有更多的想法,曾副理表示歡迎學校前來了解錄播教室的功能,也可願意無償借給教育單位使用,感謝晶盛科技公司及曾副理為推動數位教育的用心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

【國中數學】112學年度專業支持夥伴協作計畫(1/3)

辦理時間】112年11月27
【研習地點中平國中圖書館
【研習議題】迎戰數學會考成為學習達人
【研習講師】本團兼任輔導員 張廷吉教師
【研習流程】
    13:40-14:00 簽到
    14:00-14:05 本團副領召 楊憲章校長致詞 
    14:05-14:25 專任輔導員許校紋教師工作事項報告與現況分析 
    14:25-15:45 迎戰數學會考成為學習達人(張廷吉教師) 
    15:45-16:00 綜合座談
【參加人員】本市中平國中數學領域教師+本輔導團成員
【研習內容】     
       今天是本團在中平國中進行專業支持夥伴協作的第一場研習,首先由本團副領召楊憲章校長致詞,勉勵在場所有教師。接著由專輔校紋老師依協作學校的學校願景、學生圖像與近幾年的會考數學生答題正確率分析學生會考成績表現的變化與學生學習表現不佳的幾個題目類型。

       接著由本團張廷吉老師教學策略分享,廷吉除了是數學輔導團員之外也是學習扶助輔導教師,教學經驗豐富,首先就學力監控的部分,廷吉老師帶領老師們就本校學生的數學科每題答對率與全市、全國考生的答對率進行橫向比較,針對落差比較大的題目概念進行分析,接著藉由校內的會考成績資料了解校內同學較偏弱勢的題目概念,最後縱向分析,分析近3年學生會考數學科的表現,找出學生會考表現產生落差的可能原因。
        接下來超級比一比:分析會考題的題目與學習扶助篩選測驗題目比對,發現有不少相同之處,所以在國一、二學力檢測時即可藉由施測結果針對通過率不佳的基本學習內容,逐一破解學生迷思概念並立即進行補強。

        時間過得很快,廷吉老師準備的豐富內容無法全部分享,但我們善用google classroom,將所有的內容於課程中與教師們分享,最後進行了中平教師與輔導團員們的分享交流,希望今天輔導團的服務能為激起火花,讓老師們有繼續負重前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