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16.108課網宣導與執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16.108課網宣導與執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5月20日 星期一

112-2 國中數學領域召集人會議暨增能研習活動(3/3)

辦理時間】113520
【研習講師】彰化師範大學 施皓耀退休副教授
【研習地點】google meeting 線上研習 
【研習議題】113會考數學題解析
【參加人員】本市各校數學領域召集教師+本團輔導團成員
【研習流程】 
  13:10~13:30 主席致詞/與活動說明
  13:30~14:30 數學會考命題解析(一)
  14:30~16:30 數學會考命題解析(二)
  16:30~ 回饋表與線上簽退
【研習內容】
       一開始由本小組領召鄭校長清埄開場,鄭校長表示今年會考圖表題仍佔很大的份量,今天特邀請長期陪伴本市數學老師專業成長的CA教授,針對昨天剛考完的113國中教育會考的數學考題進行解析。
       接著專任輔導員許校紋教師進行業務報告,校紋教師表示這幾學年以來,每學年均都安排三場數學領域召集人的專業成長研習。109-110學年我們著重於素養試題的命題與編纂,在CA教授帶領下,我們不僅為素養命題訂定規準,更感謝各校領域召集教師熱心參與,提供許多素養命題,因此本市的素養命題示例題本誕生,可謂開各市之先例111學年起數位學習風起,因此數學領域召集人的專業成長研習調整為培養領域教師數位教學應用的能力,當然數學本科專業依舊與時並進。113學年度輔導團即將進行改組,接下來或有人事異動,計畫或許改變,但我們精進教學的目標不變,領域召集人研習將改為專業成長社群,我們依舊繼續協力同行。邀請本市國中數學教師們踴躍加入本市line群組「臺中數學一家人」及時常關注數學領域輔導小組的部落格文章,以接收最新相關研習資訊。
        本日重頭戲上場,CA雖於今年2月退休,但他對數學教育的熱忱不減,持續帶領大家獲得最新數學教學資訊。CA表示今天除了對今年數學會考題目進行解析,評價試題的好壞與否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導數學教師如何針對題目進行解題教學。
        這次會考的數學考題總括來說,題目大多不錯,考題主軸都在數學知識上,且包含生活情境的應用,該考的重點幾乎都有考到,但難免有遺珠之憾(函數只考了一題)。
        CA認為判斷一個考題是否有素養有4個要項:題目內容正確嗎?有提問的需求嗎?情境設計合理嗎?數學概念有考到嗎?
        接著從試題思考如何進行教學,從辨識題目的數學概念核心,再到尋找適切的解題方法進而思考如何進行教學。
        CA自第1題至第20題逐題進行解析,當中點出部分題目略有的小瑕疵,過程中CA不斷強調對考題進行「轉譯」與「標記」來使題目簡化進而推論出解答。       
        第5題CA強調讓學生自行轉議題目尋找規律,並帶領學生進而比較規律間的差異; 第8題科學記號使用位值表是穩妥的教學方式;第9題請老師思考使用長條圖或折線圖表現較為適當?CA認為第17題是很棒的一到題目,輕巧的題目卻能考出三角形的大角對大邊的性質。第18、23題圖形的比例不合,會誤導學生思考。第19題選項和於思考邏輯,設計細膩。
        非選第1題是很符合生活情境的一道題,但是提問方式可以再改進,方形餐盒若改成圓形呈現或許更合適。非選2看似困難,但若能將圖形化在答案卷上進行適當且有效的標記,很快就能解出答案。
         CA最後對本次會考題下結論:CA肯定心測中心對題目設計的努力,改掉過去過於冗長的題目敘述,讓題目更精簡學生更容易判讀;另外題目著重考數學基本能力,而不用太過複雜的計算,綜上,這兩項改革將有助於數學成績減C。
       但是有兩項建議:非選1的題目設計很好,但是提問需再加強,另外幾何題的圖形長度比例嚴重失真,會影響考生判斷,若是因為不想學生用測量方式推導出答案,應該要加註警語,題型學生圖形僅為示意圖,不是正確的比例。





2023年10月17日 星期二

【國中數學】112-1國中數學領域召集人會議暨「數位教學實作與會考試題評析研習」(市區)1/3

辦理時間】1121016
【研習講師】臺北市明湖國中 高抬主教師
【研習地點】新光國中會議室
【研習議題】以 iWork 輔助中小學教師進行課堂活動的課程設計與實作  
【參加人員】本市各校數學領域召集教師+本團輔導團成員
【研習流程】
                      13:00~13:30 簽
                      13:30~13:40 主席致詞、團務工作報告
                      13:40~14:30 TPACK、SAMR融入課程設計
                      14:30~14:40 休息
                      14:40~16:10 生生用iPad-融入學科領域就從
Keynote 開始、    
                                            Keynote數學學習單體驗
                      16:10~          研習回饋與簽退

【研習內容】

         在本團領域副召集人也是今天的地主校長楊憲章簡單的致歡迎詞及勉勵到場的教師後,交棒專任輔導員許校紋教師簡單介紹本團成員及本學年度的重點團務工作,並邀請在場的教師加入classroom(112s臺中市國中數學領召研習)及line群組(臺中數學一家人)以利後續的交流



          本日講師與前一場海區召集人研習講師同為高抬主教師,高老師任職於台北市明湖國中,是臺北市智慧教育輔導團團員,亦是臺北市教育局的酷客師,對K12數學領域的行動學習頗有研究,更是課堂iPad數學教學的前軀,去年本輔導團曾邀請高老師對本團團員授課,團員們皆覺得獲益良多,今年特邀請高老師再度到本市對各校數學領域召集人傳授iWork 輔助中小學教師進行課堂活動的課程設計,期待參與研習的教師能把所學帶回課堂實施。

        高老師先介紹平板融入教學的SAMR MODEL及黃金圈理論。手把手教現場的老師們從iPad的設定、airdrop的發送、檔案更名與搬移開始,接著進入教室要知道的三件事:設定(知道本機名稱)、控制中心、建立資料夾。接著再教給大家iPAD要會的原生功能:截圖與修圖、錄影與桌錄、Airdrop、倒數計時、分割視窗與檔案管理,到最初階的keynote設計教材。


        
          高老師的研習內容精實,大家投入其中,都忘了下課時間,只想多學一些功夫帶回課堂中運用,今天遇到的狀況稍多,或許是平板中的APP排程下載,未即時安裝完成,導致許多平板在操作中遇到不可預期的狀況。加上今天研習人數較多,有些老師不熟悉iPad的操作方式,所幸在場的教師及輔導團員擔任助教及時救場,化解了危機。

        感謝今天地主新光國中團隊,憲章校長領導下給我們最舒適的研習場地及服務,讓大家賓至如歸,高老師不遠千里毫不藏私載度蒞臨給我們指導,感謝台中市教育局給予各校有充足的資訊設備,讓老師課堂中能順利使用,本團除了教學本科實力培養外,更積極資訊融入教學精進,期待各校能有更多的教師能提升資訊教學軟實力配得上我們所擁有的設備,讓課堂教學更精彩,學生從中有更大的獲益。











2023年9月26日 星期二

【國中數學】112-1〉國中數學領域召集人會議暨「數位教學實作與會考試題評析研習」(海區)1/3

辦理時間】112925
【研習講師】臺北市明湖國中 高抬主教師
【研習地點】梧棲國中會議室
【研習議題】
以 iWork 輔助中小學教師進行課堂活動的課程設計與實作
【參加人員】本市各校數學領域召集教師+本輔導團成員
【研習流程】
                    13:00~13:30 簽
                    13:30~13:40 主席致詞、團務工作報告
                    13:40~14:30 TPACK、SAMR融入課程設計
                    14:30~14:40 休息
                    14:40~16:10 生生用iPad-融入學科領域就從Keynote 開始、               
                                          Keynote 數學學習單體驗
                    16:10~          研習回饋與簽退
【研習內容】
        在本團領域召集人鄭校長清埄簡單的致歡迎詞及勉勵到場的教師後,交棒專任輔導員許校紋教師簡單介紹本團成員及本學年度的重點團務工作。

        高抬主教師任職於台北市明湖國中,是臺北市智慧教育輔導團團員,亦是臺北市教育局的酷客師,對K12數學領域的行動學習頗有研究,更是課堂iPad數學教學的前軀,去年本輔導團曾邀請高老師對本團團員授課,團員們皆覺得獲益良多,今年特邀請高老師再度到本市對各校數學領域召集人傳授iWork 輔助中小學教師進行課堂活動的課程設計,期待參與研習的教師能把所學帶回課堂實施。

     高老師先從平板進入教室要知道的三件事:設定(知道本機名稱)、控制中心、建立資料夾老師平班教學的為起手式。接著教給大家iPAD要會的原生功能:截圖與修圖、錄影與桌錄、Airdrop、倒數計時、分割視窗與檔案管理,及如何將TPACK、SAMR融入課程設計。


        接著高老師介紹Keynote基礎入門功能及數學學習單體驗,接著提點大家數位教材設計的一些原則:科技融入教學前需要知道一個課程的實施其Why?(動機與目的)、How(方法與步驟)、What(成果與現象),再介紹SAMR MODEL:
Substitution取代:科技扮演課程新工具,沒有任何功能更新。
Augmentation 加強:科技扮演課程新工具,並稍微加強新功能。
Modification重新設計:使用新工具重新設計學習任務,大幅提升學習效率。
Redefinition重新定義:新設計新想法,使用新工具產出以前不能產出的新任務,新成果。

        SAMR這是一個評估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程度的工具。這讓我明白了技術不僅僅是一個替代工具,還可以改變教學方式,提供更豐富的學習體驗。我開始思考如何使用iPad和其他教學工具,將我的課堂提升到更高的SAMR層次。逐步轉化並提升自己資訊融教學的歷程。



                

        這次研習對參與教師來說是一個充實而寶貴的經驗。過程中不僅學到了新的教學工具和策略,還深入了解了如何整合技術、內容知識和教學知識,提升了教學能力。期待參與教師能將這些新知識應用到教學實踐中讓學生受益。也期待教師帶回所學,分享這些知識和經驗給學校的夥伴,一同改進我們的教學方法。



    




2023年6月6日 星期二

【國中數學】基隆市與本市國教輔導團輔導員專業增能與交流

【辦理時間】112年6月5
研習地點】 梧棲國中
【研習講師】 基隆市南榮實驗國中 尤四維校長
                        本市教師研習中心課督 林永基校長
                        本市專任輔導員 許校紋教師
                        本市兼任輔導員 李映良教師
                        本市兼任輔導員 張廷吉教師
【研習流程】
    10:30-10:50 開場致詞與來賓介紹 領召鄭清埄 校長
    10:50-12:00 使用平板的有效教學(李映良教師)
    12:00-13:00 午餐時間    
    13:00-13:50 「轉動騎跡 築夢前行」前導課程分享
    13:50-14:20 SDGs教育在班級的實施暨美感教育在生活中的應用(林永基校長)
    14:20-15:30 專業支持夥伴協作計畫的實施(張廷吉教師)
    15:30-16:00 TPACK數位教學與雙語教學策略(許校紋教師)
    16:00-17:00 跨領域教學設計與梧棲老街走讀   (許校紋教師)
  
【參加人員】基隆市與本市輔導團數學領域國中小組成員
【研習議題】跨縣市團務計畫及特色課程
流分享
【研習內容】
        本日研習一開始由本團領召鄭清埄校長代表本市歡迎基隆市輔導團的蒞臨交流,鄭校長一一介紹團員後,簡單介紹近年本團執行的各項計畫:平板教學融入課堂、素養導向教學、素養導向評量試題命題彙整、夥伴協作支持及會考試題分析...等。其中在109、110學年領域召集人研習中,邀請本市的數學教師在專家學者指導下,一同進行素養命題並且經專家學者修整題目後彙整成冊與數學教師們分享。
        接著由基隆團的領召尤四維校長一一介紹了基隆團本次參與交流的團員,並報告該團近期完成的各項任務,包含了申請講座積極發展特色課程並開始活化素養導向課程等,基隆團貼心地準備了感謝狀及伴手禮致贈給本團成員。
        縣市交流第一棒交給本團輔導員帥哥李映良教師分享他使用平板教學的課堂風景,在帥哥良老師教學現場的樣貌中我們看到,教師改變教學方式、改變教材的安排與使用改變作業與測驗、改變上課模式,除了大屏教學並與平板教學併行,輕鬆混成教學,學生的學習表現也有提升。

        中午用餐後由基隆團的領召尤四維校長分享「轉動騎跡 築夢前行」前導課程。本課程是由基隆市公辦公營的南榮實驗國民中學在校長帶領,全校老師傾全力配合下,師生共創的課程。課程連結四力:學習力、情緒力、實踐力及探索力,彰顯教師是課程的主人而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慎思與判斷後讓課程更實際,學生在學習的主人課程中透過覺察情緒、認識自我,進一步看見團隊中個人在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的自我價值和定位,並想信自己能接受挑戰、容忍挫折、負責承擔。透過傾聽他人意見,建立融洽合作關係,並蒐集相關訊息,依據資訊和實際修正步驟、計畫,達成既定目標。這種看見自我的課程,讓學生發現才能,獲得信心,不僅引發學習興趣更發現意義、創造意義;體現「課程是實踐」與「課程是動詞」豐富意涵。

        緊接著由本市教師研習中心課程督學林永基校長上場,近來走文青風的林校長先分享SDGs教育在班級上的實施方式,並提供學習單與福科國中所編製出的英語繪本供參考,此外還介紹幾本優良的參考書。接著永基校長介紹美感教育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自身的穿搭與造型開始說起,再接著談名片的設計,信手拈來告訴大家生活中的美感無所不在。

        本團最具特色且頗具成效的夥伴協作支持計畫由具備多項講師資格的輔導員張廷吉教師分享。夥伴協作支持協作計畫由學校提出申請,再由教育局選定1~2所學校,一整個學年輔導團採蹲點的方式,協助學校減C達B。
       夥伴協作支持協作首步曲由本團生根共備大咖--莊佶達教師協助學校將國中數學三年的課程妥善的規劃,介紹好用的課程教材,提供課程共備管道,並將時下最夯的生生用平板技巧,不藏私地教授給大家。
        協作二部曲由帥哥良李映良老師對即將上場應考的國三考生面授機宜,帥哥良以如何打好羽毛球來比喻該如何迎戰會考,首先必須先了解比賽規則,輔以日常有效率的練習,最後加上適當的答題策略必能脫C達B拚A。
        協作第三部曲由張廷吉教師分享如何從學生入學時的學力資訊了解學生的學習起點,再利用篩選測驗的資訊對症下藥給予適當的教材與教導,最後傳授學生掌握答題的眉角,於會考時力求突破。

         壓軸上場的是本團擁有數學教學能力硬核,跑在數學資訊教學最前線的專任輔導員許校紋教師分享,在簡單介紹團務工作之後,校紋老師分享他在TPACK數位教學與雙語教學策略,首先介紹一款好用的教學利器--Edpuzzle,實施教學前可以先在APP上搜尋用英語教學的相關影片,老師看完影片後製作學習單,並將幾個數學的專有名詞的英文單字先介紹給學生,再讓學生看影片寫學習單,此時老師可在一旁協助翻譯,完成數學雙語教學。

        校紋老師接著分享素養導向教學的實施案例「五汊港的時空記憶」,這是一個數學與社會領域跨域結合的設計,藉著走讀梧棲老街,並適時融入數位學習資源與方法,讓學生瞭解學校周邊的環境與發展歷史。校紋老師並帶領大家走入梧棲老街一探梧棲地方文化之美及體驗走讀課程的部分精髓。


        這次跨縣市交流提供大家可以互相學習的機會,藉著交流讓我們可以在別人身上發現自己的不足而能有所補強,亦可藉由交流學習他人優點,大家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最後在走讀老街後畫上句點,期待下次相聚,可以激起更美麗的花火。



























2023年5月23日 星期二

【國中數學】111學年度領域召集人研討課程暨「數位教學應用研習」(3/3)

【辦理時間】112年5月22
研習方式】 google meet 線上研習
【研習講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學系 施皓耀(CA)副教授
【研習流程】
    13:10-13:30 開場致詞 副領召蔡玉玲 校長
                         命題作業統整與說明 專任輔導員 許校紋教師
    13:30-14:20 112會考數學命題解析(一)
    14:20-14:30 休息
    14:30-16:00 112會考數學命題解析(二) 
    16:00-研習回饋表與線上簽退                   
【參加人員】本市國中各校數學領域召集人+本輔導團成員
【研習議題】112會考數學命題解析
【研習內容】
        本次研習一開始由副領召蔡玉玲校長歡迎各校數學領域召集人參與本次研習,本團於111學年度共計辦理三次領域召集人研習:第一場於111.09.26由本團輔導員李映良組長分享「行動載具與學習平台應用實務」、第二場於111.10.21新竹市光武國中宋睿偉教師分享數位教學工具應用,本次為這學年度最後一場的領域召集人研習,特聘超級大咖彰師大數學系的施皓耀副教授帶領每位教師對今年剛結束的教育會考數學科考題進行解析,期待每個參與研習的教師可將參加研習得到的資訊帶回,分享給校內的每位數學教師。

        接著由本團專任輔導員許校紋教師報告,本團預計在112學年度將辦理三次領域召集人研習,上學期擬辦理一場分區的數位平板實體研習,各校代表僅需選擇一場就近參加即可,第二場擬在下學期敦聘會考非選擇題閱卷核心教師來與教師分享會考非選評分規準,最終場仍為會考命題解析。
        109、110學年度辦理的素養命題與解析研習」所產出的題目已彙集成冊,其電子檔已放在classroom的111學年臺中市數學領召研習」課程中,請各校教師自行參閱,紙本將於下學年度發送給各命題教師。另外歡迎各位教師加入line群組「臺中數學一家人」可獲得本團辦理相關研習相關的最新資訊。

       今天重頭戲上場,先由本團輔導員莊佶達教師簡單就本次會考題目做分析,莊老師發現:本次考題計有選擇題23題,題組2提及非選擇題2題。於數與量座標機率與統計代數幾何與空間函數六大分類均有命題,題目普遍簡單,題幹敘述短,多數題目一題只考學生單一概念,題號11、17、23則於單題中出現2個不同的概念;幾何部分考題難看到素養的感覺,題組題是具素養的題目,非選擇題2題則分別屬於2個不同的學習內容。

        施皓耀( CA)副教授認為一道題目是否具有素養,其判斷方式有:1.內容是否正確?    2.情境是否合理?  3.提問是否有需求嗎?  4.概念是否有考到? 一名好的數學教師應從學會辨別素養題目開始,經了解解題方式後,再思考該如何實施素養教學。接著請超級大咖施皓耀(CA)教授帶領語彙教師解題、說題與賞題,看看今年會考題哪一題最難?那些題較不具意義且該如何修改較為適宜?些題目出得好值得推薦。

      CA覺得今年會考題目都不難,除了些許題目有些許小爭議外,其餘題目四平八穩但少有生活情境,具有素養的題目不多。沒考到的遺珠概念有:尺規作圖、注重函數變化的概念,國中幾何概念是高中幾何學習的重要基礎,本次題目幾何的部分出得太沒味道。
 ❗ 須稍修改的題目:
  • 選擇第3題:思考選項(C)丙是否可以拿掉?若拿掉丙是否超出課綱中S-7-2 三視圖 立體圖形的前視圖、上視圖、左(右)視圖。立體圖形限制內嵌於3x3x3的正方體且不得中空的學習內容。
  • 選擇第4題:將根號135化簡為3根號15,是否需要?題目若改成根號135介於哪2個整數之間會不會好些?
  • 選擇第6題:選項中的大小關係由左而右為由大到小,這與數線上大小關係由左而右是由小到大相反,是否會影響評量效度?將a=-1、b=...等敘述修改為A(-1)等,以座標方式表現會不會好些?
  • 選擇第7題:直線L、M與x軸、y軸的線條粗細與標示的位置建議調整。
  • 選擇第9題:概念簡單,小五的同學都能做,放在第9題太後面了。
  • 選擇第10題:本題只單純考學生會不會帶入公式嗎?
  • 選擇第12題:真實情境中在零售端每款販售的玩具機會是否均等?是否應加註。
  • 選擇第16題:題目描述的情境非常寫實生活化,但是有需要這種問題嗎?套餐、雞排等單價由店中的價目表中均可發現,還需要設計題目計算嗎?
  • 選擇第18題:是好的生活情境題目,但是選項中化減過的答案無法顯示情境中的真實意涵,建議修改選項為未經化減的樣態。
  • 選擇第20題:概念簡單,放在第20題,太後面了。
  • 選擇第21題:設計這種題問不知道意義何在?
  • 非選擇題第2題的(1)小題只要套公式就算出,不需要分析論證的能力,出在非選的意義不大,題目用撲克牌作套環套花瓶,這為素養而情境的設計似乎意義不大。
👍 出得很好的題目:
  • 選擇題14:充分利用二次函數圖形的對稱性,只需要簡單的計算即可解題。
  • 選擇題23:同時利用矩形的對角線性質及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高解題,使本題本中少數具有素養味道的幾何題。
  • 題組題24、25:情境設計呼應現實社會高齡化的問題,只要用函數的變化率即可解題,有素養的味道。
  • 非選擇題的第1題:情境設計呼應疫情時事,第(1)小題根據題目提供的公式小心計算學生可以輕鬆獲得1分,第(2)小題學生須分析論述是很棒的素養題。

      


參考資料
112年國中教育會考數學科試題題本

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