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2日 星期六

搶救爛數學 就靠A、B、C

搶救爛數學 就靠A、B、C
把學生的數學程度分成三級,再以三種不同方式去教。要落實這種差異化教學,教師備受挑戰。台南北門高中數學老師自組社團、讀書會,一步步磨出硬底子,展開一場搶救數學大作戰。 北門高中雖然在台南,卻不在北門,而是在佳里。個子瘦長、戴著副眼鏡的數學實習老師陳勇全是北中的校友。「台南前三志願之外,接下來大概是北中,」他解釋,這是所強調升學的高中。但受到少子化衝擊,加上十二年國教上路,校長朱水永為了挽回流失到私立高中的學生,祭出獎助學金作為誘因,第一年即發出上百萬元。北門高中也是國內少數實施差異化教學的學校。星期三上午,高一的三個班級同時上數學課,這天的進度是「差值多項式」。「會變動是變數,不會變動是什麼數?」老師林依伊眨著一雙大眼睛問,「常數,」台下傳出一個男生的聲音。隔壁班的老師曹嘉芬在黑板上寫了方程式,「這題我用牛頓的方法解有三種,」她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傳達到每個角落,「其他兩種你們可以去參考。」再走入第三間教室,黑板上是密密麻麻的數字,「我們可以利用拉格朗日的差值多項式,把式子寫出來,」老師李育杰環視四周,確定課堂上沒有一雙失落的眼神。這是段考後的第一堂數學課,雖然上的是同一單元,但三位老師教學內容的難易,有明顯差異。因為學生的程度落差,讓老師無法再用同一套教學模式。教學要有差異,評判卻須公平北門高中實施數學科差異化教學,已經進入第二年。「第一班的老師教得簡單,一個一個帶入式子,一步一步說明,」陳勇全解釋,第二班老師隨機點人上台演算,較多時間給同學發揮;第三班的進度超前,較著重在抽象思考。
「十二年國教第一屆學生去年上高中,但學科能力差異實在太大,」朱水永說,同一個班內有全校第一名,也有第二百五十名,成績落差超過五十分,老師上課很吃力。
朱水永先和各科教學研究會討論,數學老師因早有專業社群運作多年,大多願意嘗試,進而在親師座談會上,和家長溝通獲得支持。
經排課時精心搭配,北中學生開始了數學「跑班」。
高一共九個班級,以數學會考成績為準,三個班分一班群,依學生程度分為A、B、C班(學校稱為真、善、美),並將同班群的數學課排在同一堂。當上課鐘聲響起,學生即從原來的班級魚貫進入所分配教室內。
但成績計算上卻必須公平。平常成績由任課老師根據學生表現打分數,段考前則有審題會議。
教務主任、本身也是數學老師的紀志聰說,出題老師會將考題秀在黑板上,供所有老師審閱,「每個人針對所教班級的程度提出建議,也透過這樣的過程,檢視自己教學有無缺漏。」
經過共同討論後,出題老師調整題目難易度,另有審題老師檢查數據、驗算答案並確認,提出一份不同程度學生都能考出成就感的考卷。
一學期下來,各組成績的標準差變小了。
「C組的學生只要用心帶,他懂之後眼神所散發出來的光芒,會讓人非常有成就感,」老師朱翰民說。高一上學期有些人被當,但下學期一班二十人中,有十二、十三人及格。
「剛開始是想要救學生,不要讓他們在高一就放棄數學,」紀志聰坦言,「才會想出混班、跑班,做差異化教學。」北門高中的數學老師,平均年齡三十餘歲,年紀最大也不過四十七歲。這支推動改革的年輕生力軍,最早是在校內成立「數學研究社」。
教師讀書會 磨出硬工夫
師大畢業後,在學校教書十年的朱翰民,課餘時到台南大學攻讀碩士,適逢南大接下教育部計劃,找上北中合作輔導。負責的朱翰民先在北中成立數學研究社,由南大教授定期參與,培訓師生做競賽題目。「老師進入教學現場後的專業成長緩慢,數學研究社因為和教學結合,開始有了社群雛形,」紀志聰回憶。
北中老師進一步開啟讀書會,從《線性代數》讀到《抽象代數》,由朱翰民排輪值表導讀,每兩週一次,全校十一個數學老師都參加,一本書就讀了一學年。「數學老師是全校平均年齡最輕的,會互相拉人,中午一起吃便當、順便討論,」林依伊說。討論過程中,大家開始分享課堂上碰到的問題。
不論是教學小撇步或口訣,「每個人貢獻一個經驗,就能換回十個,」紀志聰和老師們都看到改變,所有人都勤做筆記,發現同樣一個單元,「原來可以這樣教。」連學生從補習班拿回的解題方法,老師們都會一起討論,「當時每兩週狠操一次,一學期五到八次,讓每個老師能量都出來。」
大家真的被操死
從數學研究社到讀書會、教學討論,讓這群老師很快凝聚共識。「大家真的被操死,」最先發起的朱翰民說,教課時數原本就多,要讀書、要共備討論教法,「很少學校像北門這樣硬工夫。」
從數學起跑,效應不斷在校內擴散,英文從這學期開始也採用差異化教學。「若能多科一起執行,學生能力不同,數學C、但英文卻可能是A,反而不容易標籤化,」朱水永說。
第一步已經邁出,改革的路還很長。
「十二年國教第一屆學生去年上高中,但學科能力差異實在太大,」朱水永說,同一個班內有全校第一名,也有第二百五十名,成績落差超過五十分,老師上課很吃力。
朱水永先和各科教學研究會討論,數學老師因早有專業社群運作多年,大多願意嘗試,進而在親師座談會上,和家長溝通獲得支持。
經排課時精心搭配,北中學生開始了數學「跑班」。
高一共九個班級,以數學會考成績為準,三個班分一班群,依學生程度分為A、B、C班(學校稱為真、善、美),並將同班群的數學課排在同一堂。當上課鐘聲響起,學生即從原來的班級魚貫進入所分配教室內。
但成績計算上卻必須公平。平常成績由任課老師根據學生表現打分數,段考前則有審題會議。
教務主任、本身也是數學老師的紀志聰說,出題老師會將考題秀在黑板上,供所有老師審閱,「每個人針對所教班級的程度提出建議,也透過這樣的過程,檢視自己教學有無缺漏。」
經過共同討論後,出題老師調整題目難易度,另有審題老師檢查數據、驗算答案並確認,提出一份不同程度學生都能考出成就感的考卷。
一學期下來,各組成績的標準差變小了。
「C組的學生只要用心帶,他懂之後眼神所散發出來的光芒,會讓人非常有成就感,」老師朱翰民說。高一上學期有些人被當,但下學期一班二十人中,有十二、十三人及格。
「剛開始是想要救學生,不要讓他們在高一就放棄數學,」紀志聰坦言,「才會想出混班、跑班,做差異化教學。」北門高中的數學老師,平均年齡三十餘歲,年紀最大也不過四十七歲。這支推動改革的年輕生力軍,最早是在校內成立「數學研究社」。
教師讀書會 磨出硬工夫
師大畢業後,在學校教書十年的朱翰民,課餘時到台南大學攻讀碩士,適逢南大接下教育部計劃,找上北中合作輔導。負責的朱翰民先在北中成立數學研究社,由南大教授定期參與,培訓師生做競賽題目。「老師進入教學現場後的專業成長緩慢,數學研究社因為和教學結合,開始有了社群雛形,」紀志聰回憶。
北中老師進一步開啟讀書會,從《線性代數》讀到《抽象代數》,由朱翰民排輪值表導讀,每兩週一次,全校十一個數學老師都參加,一本書就讀了一學年。「數學老師是全校平均年齡最輕的,會互相拉人,中午一起吃便當、順便討論,」林依伊說。討論過程中,大家開始分享課堂上碰到的問題。
不論是教學小撇步或口訣,「每個人貢獻一個經驗,就能換回十個,」紀志聰和老師們都看到改變,所有人都勤做筆記,發現同樣一個單元,「原來可以這樣教。」連學生從補習班拿回的解題方法,老師們都會一起討論,「當時每兩週狠操一次,一學期五到八次,讓每個老師能量都出來。」
大家真的被操死
從數學研究社到讀書會、教學討論,讓這群老師很快凝聚共識。「大家真的被操死,」最先發起的朱翰民說,教課時數原本就多,要讀書、要共備討論教法,「很少學校像北門這樣硬工夫。」
從數學起跑,效應不斷在校內擴散,英文從這學期開始也採用差異化教學。「若能多科一起執行,學生能力不同,數學C、但英文卻可能是A,反而不容易標籤化,」朱水永說。
第一步已經邁出,改革的路還很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