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4日 星期二

料來源:科學研習月刊49-8

文/黃敏晃 台大數學系退休
1數學無用?
有人請筆者去演講,題目是「數學與生活情境之連結」。事後整理講稿,又補充資料,寫成此文,目的想說明生活中常會應用到數學。希望用筆者的生活經驗作示範,拋磚引玉,讓讀者反思,生活中是否也有類似的,甚至更精彩的案例,進而領悟到數學對生活的重要。
數學是許多中、小學生討厭的學科之一。原因複雜,其一是感覺「數學沒路用 J 。小孩的生活單純,除了購物外,他們不太會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需要。沒用的東西幹嘛學?其實小孩的世界處處充滿數學的痕跡。例1中的每句話,都是筆者親自聽到不同孩子說的,請注意其中的數學成份。
例1
1.這包糖果蠻大包,一定超過 40 個,足夠分給全班了( < 40 人),每人分一個還有剩,就買這包好了。
2.這台電梯可載七位 70 公斤的大人,雖然現在擠進 10 人,但都是不到 50 公斤的小孩,所以訊號沒響。
3.我發現台北市 200 號以上的公車,都是兩段收費。
4.橄欖球不完全是圓的,彈跳起來不規則。
5.這個風箏做成線對稱的菱形,左右受力均勻,飛在空中時,才不會被吹到打轉。
即使是低年級的小朋友,他們的生活中也無法免除數學的影響。筆者聽過一位媽媽描述,剛上小一的兒子,尚未學到數的合成分解前的趣事,請看例 2 中母子的電話對話。
例 2
「媽,我要 5 塊錢買橡皮擦。」
「早上不是才給你一個 10 元銅板嗎?用這個銅板就可以買了。」
「但我已經把它用掉了。」
「你是怎麼用掉的?」
「我要打(這通)電話給你,電話機上寫1元,5元,10元都可用,我就投下去了。」
如果老師和家長能夠善用孩子的數學經驗,應該會讓孩子對數學是否有用」這件事,產生不同看法,也影響孩子學習數學的動機,讓他們更積極、主動,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事實上,別人的經驗到底隔了一層,不如自己的經驗那麼親切、深刻。所以,師長若能掌握自家孩子的經驗,助益當然要大得多。

師長要幫助孩子前,最好先自我實踐。自己不會的事情不但沒感覺,講出來的話還會心虛。即使你的身份不是老師或家長,也可以試試看,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中,挖出一些有數學味道的東西,然而該怎麼做呢?筆者的心得是,進行這種行為全靠反省、檢討。其實,人類之所以有別於其他動物,全靠我們夠大的腦袋瓜,約有 1400c . c.這麼大,可以做這樣的腦部運作,從經驗中吸取教訓,調整行為,造出全新的事物。

萬事起頭難,尤其是像「生活經驗中的數學要素」,常會和你擦身而過。若不隨時留意,保持高度警覺,尤其是量感方面,一定抓不住。所以,筆者提供自己的做法做為參考。
2往事歷歷
反省與檢討,一定要養成習慣才會有效。筆者約在 1986 年左右,感到這件工作的重要性後,開始自我訓練。當時筆者還是個夜貓子,午夜最有空,洗過澡後,會泡杯咖啡或一壺濃茶,邊喝邊想,今天發生了什麼事?哪些和數學有關?將整理後登錄在筆記簿上備查。筆者文章裡或演講時談到的案例,大多來自筆記。這個習慣仍持續到現在,退休後生活作息改變,早睡早起,反思活動就留到每天早餐後。所以,當友人和學生羨慕筆者找得到這麼多與生活相關的數學案例時,他們可能沒有連想到背後的辛酸。筆者曾說藝人是「台上五分鐘,台下十年功。世間的天才很少,大部分的成就都有前因。

一個人會對某件事付出努力,是因他有正確的態度,即把它當作最重要的事情來看待。許多老師說,數學和生活的連接很重要,但常常只是嘴巴說說,並未實際從生活中尋求含有數學成份的案例,這種態度很難說服學生,因為學生很容易看出你「誠意不足」。

有次看電視,講到許多節目都有諧星幫忙潤滑,總能在關鍵時刻接話,講出幽默橋段,連接適當故事,令人佩服時,有位來賓爆料說,其實這些諧星們經常聚餐,互相切磋在何種狀況說什麼話,可能得到什麼效果。他們的專業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為方便起見,筆者們從購物行為說起,從中牽涉到一些數學運算。讀者可就例 3 的項目作練習。若加入些曲折、令人意外的情節,更是講課時(或寫作)的絕佳題材。
例3
1.造數-用身上的錢湊出貨物價款。
2.加法-買幾樣貨品,計算各貨款的和。
3.減法-拿出大鈔,付錢找零。
4.乘法-買同價貨物多項,求總貨款。
5.除法-好幾人同吃一桌,餐後平分付帳。
6.百分率-計算 5 %或 10 %的貨物稅, 15 %的小費。
7.比價一貨比三家,同樣的貨品誰最便宜?而不同品牌,則有不同因素介入。
例 3 中的第 7 項有很多變化的,拙作「人問處處有數學」中有則選購一瓶咖啡粉的案例,可供參考。在傳統市場買菜,有時會產生 3 把青菜或 4 個頻果只要 50 元的促銷,這樣買固然方便,是否比稱斤兩便宜呢?若買的量少,價錢也不高,通常也沒人認真追究。

由於筆者個性大而化之,對小錢不甚追究,曾吃過幾次小虧。譬如說,付帳後找回的零錢,常不點算就放口袋,事後發現有誤,店家卻不認帳,幾次學乖後就比較注意了!最近和內人去那種專賣給大學生吃的簡餐店,飯後付一張千元大鈔,竟只找回 4 張百元鈔!筆者問餐價多少,老闆說各100元,那怎麼只找筆者 400 元?她連忙道歉說,誤將一張佰元鈔看成 500 元。照筆者看,她的收銀機內,各類鈔票放在清楚位置,怎有可能弄錯?

關於這點,美國的商家就好得多,他們用加法而非減法結帳,絕不馬虎:假設消費物品總價含稅為 8 . 65 美元,你拿一張 10 美元紙鈔付帳時,他們會指著貨品說 8 . 65 美元,拿出一張1美元紙鈔說 9 . 65 美元,再拿出一個 25 分的銅板( 1 美元一 100 美分,這種銅板俗稱 quater ,即 1/4 美元),對你說 9 . 9 美元,最後再拿一個 10 分的銀角子,再對你說 10 美元。
3四捨五入
筆者常到某連鎖店買衛生紙,因為它在廣告中宣稱,同類產品它最便宜。這類衛生紙產品已然規格化,如每包 120 抽,尺寸約為止方形,大小一致,品質相差不多(每張都由兩張較薄的合成),故比較價格是有意義的。另一家在夾報廣告單上說,每小包賣 8 元。因它離筆者家較遠,筆者還是帶著那張廣告單到這家連鎖店去買。

該店門口大張看板貼著:衛生紙每小包 8 元;而店內有一處存放著由 12 小包組成一大包的貨品,有張較小的看板,寫著:每大包 99 元。筆者便拿了兩大包到櫃台結帳,收銀機「叮」的一聲,年輕的店員說:「198 元。」
當下筆者有點猶豫,到底要不要計較這「 6 元」的差額?筆者覺得產品已夠便宜,「 6 元」對筆者也無關痛癢。通常筆者都很「鄉愿」地不吭聲,但這次真的很想知道,一個店家對自家貨品價格上的「數量矛盾」有沒有察覺?有的話,又抱持何種態度?於是筆者在付她 200 元時說:「不對,你應該找我 8 元!」

她愣了一下後,冷靜地說:「沒錯,每大包99元,兩大包共198元」筆者指著門口「每小包 8 元」 的看板說:「每小包 8 元,一大包共有 12 小包, 8x 12 一 96 。所以你每大包只能收 96 元。 」「小包的當然賣 8 元,但大包的是每大包 99 元。」她顯然完全沒察覺到,大包和小包的衛生紙之問,存在著某種「化聚」關係。

筆者說:「如果我買的是 24 小包,你算算是多少錢?」她說:「可是你拿的是大包的。」「你要我把它們拆開來算,才看得到它們是 24 小包嗎?」不清楚她有沒有聽懂,因為她沒回應,逕自按鈴把店長找來。一位打扮俐落的中年婦人,很有威嚴地問著:「你有什麼問題?」筆者告訴她後,她在計算機上打出 99÷12=8 . 25 給筆者看,然後說:「沒錯, 8 . 25 在四捨五入後就是 8 ,一小包是賣 8 元。」筆者真的又好氣又好笑,打出最後一張王牌說:「我不管你如何四捨五入,只問你每小包有沒有收超過 8 元?這張發票就是證據,你們比這張廣告單的店家賣的貴,照理說,你們應該用 2 倍價買回去才對。」

這時已有一大群顧客聚集在櫃台邊,她態度立刻軟下來說:「請等一下。,她打了個電話後,吩咐女店員重新打了張 192 元的發票給筆者。當天下午,筆者又經過該店,一大包 99 元的看板已經拿下來了。筆者突然感到後侮,早上不該買那麼多,不然現在就可以再去買,看他們一大包到底賣多少錢?

一般的生意邏輯是,買少稍貴,買多便宜。若每小包賣 8 元,則一大包售價應該是 96 元以下才合理。關於此事該店大可解釋為:一大包 99 元本是它的售價,當競爭對手打出每小包 8 元的低價後,只好跟進。臨時在各連鎖店貼出每小包 8 元的看板,以免砸了「這類貨品最便宜」的招牌,只是忘了兩者間的連結。上述案例給了筆者兩點感想,一是很多店家的數學程度有很大的改進空問,該店長的「四捨五入」運用,真是令人慚愧!我國的數學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竟有人把「四捨五入」和生活情境如此連結。其次,積極面對是有效的。筆者的個性低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讓店家佔點小便宜並不在意,人生何苦斤斤計較?但想到這些人若不加以點醒,可能變本加厲,最後害人害己,故盡點社會教育的責任,也是應該。
4無所不在
前陣子,兒子媳婦開車載筆者去診所看病,途經一大幅廣告看板,宣傳「月息 4 分」的貸款店。關於「 4 分」的意義,車上 3 人竟有二種不同解釋:

4/100或4/1000到底哪個才是止確的?

對某種數據做「解讀,是生活中常遇到的「溝通」問題,其判斷需要做簡單的估計:假設每月利息是4/100,則一年利息(此處暫時忽略複利的影響),差不多是4/1000×12=48/1000<5/100

這樣算來,年利率幾乎等於銀行貸款的行情,輪不到打此廣告的「高利貸」店來做此生意。由此推論可知,月息 4 分表示每個月要繳納 4 %的利息,比如說借款 100 萬元,每個月需交利息 4 萬元,一年的利息是 48 萬元,幾乎是所借款項的一半。所以,美國人將放高利貸比喻為 loan Shark (貸款鯊魚),會吃人的。

數學除了「解讀」溝通,還有更洞察人心的溝通案例(例 4 )。

例 4
有次搭捷運從公館到淡水,正是上班人潮最多的時候。人老又撐著拐杖,很快就有好心的年輕女生讓座,謝座坐下不久後,她的手機響起,聽其對話知道是一起要去淡水的朋友,且在同一班列車上(同時在古亭站),但不同車廂(他在第 2 ,她在第 5 ) • 兩人顯然很想立刻見面,要在擁擠的車廂內找人相當困難,只好作罷。

筆者想了想後告訴她,捷運每節車廂有四個門,把整個車廂分成十二個區塊,如圖一,每個區塊估計約有 20人,在 20 人中找到朋友,遠比在整個車廂 200 多人中找到朋友容易許多。她聽完立刻用手機回 call ,溝通了她的位置,他在列車抵達台北火車站前,就站在她身邊了。筆者很高興能用數學溝通,回報她讓座的善行。


這些用法雖然沒有出現在中、小學數學課本,卻是座標定位法的簡單應用,是我臨時想到的。如果你沒有把數學忘記,能活學活用,應該也用得上,下面也是最近發生的例子。
例5
女兒女婿最近搬來跟筆者和內人同住,當然歡迎。筆者把書房讓出來,雖然乘機丟了很多東西,還是有捨不得丟的老古董需要收納,於是買了幾個收納箱回來 • 收好東西後想放床下,才發現箱子太高,塞不進去。只好再量了床底板的高度,到賣場去找高度適合的箱子,才完成任務。

記得以前每兩、三年,就會想改變一下辦公室或臥房的擺設(喜新厭舊)。初次發想時採具體運作,即興的搬動書桌、櫥櫃等,看看位置是否合適?不但辛苦,效果也不好。後來就學會形式運作:先量好房間及各式家具的尺寸,按比例畫出各種可能擺設的縮小圖,判斷可行後,才具體動手。

數學對人類的最大功用,就是如例5 的「規劃」,而不是等事情發生,成敗無法改變後,再亡羊補牢。理論上,規劃可以減少失敗機率,使數學變成人類最寶貴的學問之一。所以,即使數學這麼抽象、形式,學起來這麼困難,還是各級學校的必修課程之一。
5形成推論
數學能有這麼多功能,最主要是有「推論」這個運作。「推論」源自古希臘人對幾何的探索,他們發現「眼見不一定為真」後,逐漸發展出「從大家共同承認的道理和事實(公理和公設),推論出結果」的學問,被認為是現代數學的聞端。本文暫不多談歷史與學理,僅看一些生活推理的案例。

例6
某次和數位退休老師聊天,談到很多學校遇缺不補,反而找退休老師代課。對年青的候補老師並不公平,對這個行業發展也不好。究其原因,是少子化現象,以往每年新生兒約 30 萬人,近幾年銳減到不足 20 萬人。每年少了 10 萬個學生,縱使每班學生人數略有調降(小學每班最多 30 人,國中35 人,高中 40 人),但全國總班級數仍持續下降,故相應的老師總人數(每班約配 2 位)勢必跟著調降。

倘若同一所學校內,今年退休老師數,大於減班而需要調降的老師數,理論上應加聘一些老師來任教。但是,若明年還會減班,且沒人退休,校方就不會聘用新老師,而改以退休老師代課。從這個問題出發,筆者們談到台灣未來的人口數,預測它會大幅下降,如下:假設辜灣每年出生 20 萬個嬰兒,又假設每個人的壽命為 80 歲(概略的平均年齡)。則未來辜灣的總人口數應上限為 1, 600 萬人( 20 萬 x 80 = 1600 萬人)。

這是狀況理想化的估計,相較以往每年出生約 30 萬個嬰兒,而人口總數約 2400 萬, 2400 萬+ 30 萬= 80 (歲)。由此看來,這應該是合理的計算模式。問題是,在此狀況下,教師人數只會持續下降,對想投身教職的年青人而言,並不是好消息。於此順便談談這群退休教師的看法,最近失業率持續超過 5 % ,其中流浪老師約占 2 萬人之多,要如何安置他們呢?讓筆者們先分析此問題的一些週邊狀況,如下:

A.年輕老師養成需一段時間,縱使大學畢業前已完成教育學程,也經歷了實習的磨練,但要成為一個運作順利的老師,據經驗估計至少需要五年,這也是家長們喜歡退休老師短期代課的原因。換句話說,新聘老師的頭五年是學校投資老師,這段時期他常會需要校方或資深老師幫忙協助。
B .年長( > 50 歲)的資深老師,雖然經驗豐富,但與精力充沛的小學生一起過一天( 07 : 30 ~ 16 : 30),常感體力不足,若想領月退俸,得滿足退休條件:年齡十服務年資≧85 , 大部分老師大學畢業時剛滿 22 歲,到 54 歲才服務滿 32 年, 54 + 32 = 86 > 85 ,故 54 或 56 歲(男生兵役)後才是屆齡退休。
C.有年長老師表示,到 50 歲就有職業倦怠症了,為符合退休條件還得拖 5 年,感覺很辛苦。筆者試問,若把月薪(約 7 萬元)分一半請一位年輕教師,分擔年長老師大部分任務(如帶一個班的級任),年長老師擔任指導的角色,直到退休,是否願意?許多年長老師回答,願意。

本提議不可能強制執行,非得要年長老師願意才能進行。好處是解決部分流浪教師的問題,而政府需支出的經費為健保與退休金等,年長老師分出一半薪水後,減輕了職務責任,幾年後也得以拿到月退的年資。看起來應該是多贏的政策,但筆者想政府(不管煎綠)不見得會採納,這還需要很多配套措施。
6用進廢退
達爾文的「進化論」中談到兩個主要進化機制,「基因突變」及「用進廢退」。本文想談的是後者,意指動物的某些器官因使用頻率的多寡,而進化或退化 • 如鯨豚類之哺乳動物,原是生活在陸地(有適合呼吸的肺,而無適合在水中吸取氧氣的鰓),後因追逐獵物,選擇到海中生活,久而久之,其手腳型態的四肢退化,逐漸進化成適合水中運動的鰭類型態。

「用進廢退」跟本文有什麼關係?筆者的觀點是,人的潛力是很大的(很想用「潛力無窮一詞,據說至今人腦被活用-activated-的腦細胞僅 5 %左右;若能多 l %的腦細胞被活用,應該不得了),如果筆者們能夠堅持,專注全力於一件事,定可以把這件事越做越好。這件事也許是游泳、騎單車,或是「把數學和生活情境連接」,筆者的個人案例,可做為佐證。

例7
筆者在腳踝開刀三個月之後,開始使用拐杖,因拐杖把手呈圓弧形,施力不當而使右手姆指變成媽媽手(因母親懷抱嬰兒而產生姆指相關肌腱發炎而名),連寫字都有困難,更別說作其他動作,因而開始訓練用左手,左撇子能用左手做出一般人右手能做的事,表示人體的結構左、右是對稱的。開始時筆者訓練左手做些右手常做的事,諸如吃飯或刷牙。在刷斷一根牙刷後,覺得有必要分解刷牙的基本動作,還算單純,如下:左右橫刷,上下縱刷,由裡往外挑等,練習一段時問後,才能俐落執行。
用筷子挾食物,則不如刷牙單純(不禁想起招待過來亭訪問的外國友人,第一次用筷子的窘態),由於每根手指使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相同,我以挾起一粒花生,放入口中為初級目標鍛鍊左手,直到撰寫本文時,左手還僅能用刀、叉和湯匙吃飯。

例 8
為響應節能減碳,少用冷氣,家裡買了幾架電風扇。不同款式,不同品牌,但都是零件打散裝箱運來的,需要組裝後才能使用。看懂零件圖(看圖形辨認零件),及組裝圖(弄清楚各零件之間的相互位置關係),並能按圖組裝出可以運轉的電風扇,是現代國民必備的數學能力。組裝第一架電風扇時,看圖動手,有時還要想想,有點像解數學中的非例行性問題;但第二架和第三架風扇的組裝方式雖不盡相同,但都變成例行性解題。應該是人類本能上擁有某種程度的類化能力,故相似任務很容易上手。

由此可見,人類的許多能力,包含數學能力在內,都是可以發展出來的,且越用越熟練。從筆者的生活經驗中,抽出數學要素的能力,也是經過長期發展,變成專長之一。這篇文章長了些,雖然言猶未盡,還是得結束,未談到的事情,下篇文章再談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