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2日 星期六

幾歲可以結婚?用數學公式算得出來!


圖/ELLE Taiwan提供 

要跟幾個對象約會後才能定下來?我甚麼時候才會結婚?數學家漢娜‧弗萊告訴我們,原來前37%的約會對象都是淘汰期!最佳停止理論如果妳相信命中注定的另一半正在世界上的某處等著妳,那麼數學當中的「最佳停止理論」其實意外的符合常理:年輕時多交點朋友,在了解市場如何運作以前,不用把任何人當成結婚對象。等到那個階段過後,再挑選第一個讓你覺得比以前交往過的每個人都要好的對象。

圖/ELLE Taiwan提供 

前面37%的情人都是淘汰期不過,最佳停止理論還不只如此。它還可以算出妳找到最佳人選並且成功結婚的機率,其實是由你這輩子潛在的所有情人數目(n)及你淘汰的情人數目(r)所構成的。它可以明確告訴你,拒絕幾個對象以後,找到最適合伴侶的機率會最高。如果你這輩子注定和10個人交往,你找到真命天子或真命天女的最佳時機會出現在你拒絕前面四任情人之後,那時你找到最適合伴侶的機率是39.87%;如果你這輩子注定和20個人交往,你應該拒絕前面八任情人,則找到最佳伴侶的機率是38.42%……原來前面37%的情人都是淘汰期!數學算出我會單身多久?這個策略套用在擇偶上會有什麼瑕疵?除非你生在1500年代的英國王室中,又或你是《花花公子》的老闆休.海夫納(Hugh Hefner),不然妳不會有這麼多約會對象排隊等妳挑選的。幸好,還有另一個版本的策略比較適合我們這種凡人,而且結果一樣出色。你不需要知道這輩子會跟多少人交往,只需要知道你想維持單身多久。這個版本需要用到的數學比較複雜,但它的原則和前面的例子一樣簡單,只不過這次的37%是套用在時間上,而不是人數。放寬標準就能提高成功機會如果只把標準放在前5%的約會對象,那妳潛在伴侶的機率是57%。如果你把標準再放寬,覺得找到前15%的對象也很好,妳只需要花19%的約會期,運用這個策略,妳成功的機率高達78%,風險遠比原始堅持最好人選的版本小很多。用數學算出最符合真實狀況的戀愛策略不過,即使是這個版本,還是有缺陷。試想,在前37%的淘汰時期,你跟一位非常有魅力、長得很帥,而且非常健談的人交往,他在各方面都是你的完美伴侶。但你這時還沒有很多交往經驗,無從判斷他是否就是你這輩子最好的對象。如果依照著上面的數學原則,你就必須遵守淘汰階段的規矩,先拒絕那個人。不幸的是,一旦過了淘汰時期,你開始認真尋找人生伴侶,卻再也沒遇到比那個人更好的對象,而且根據數學原則,你沒有遇到比之前交往對象更好的人,就只好一直淘汰後面的交往對象,最後孤獨老去,可能還會對數學懷恨在心。當然,這些概念還是未盡完美。但即使考量上面談到的風險,這個簡化版本的擇偶原則仍然是現存最佳、也最符合真實狀況的策略。回想我們剛開始談戀愛的時候,往往不會認真把對方當成結婚對象看待,25歲以後,進入坐二望三的年紀,才會開始考慮結婚的對象。歐洲女性的平均結婚年齡是27.5歲,正好符合這個數學理論。可以想像男人的結婚年齡上限會比較寬鬆,這點也確實反映在歐洲男性的資料上,他們的平均結婚年齡是30.3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